Login
网站首页 视频课程 文档资源 知识博客 产品推荐 集成电路
首页 > 知识博客 > AI与算力

CPO浪潮下,LPO的逆袭还有可能吗?

小编 2025-05-22 09:14:19 人看过

今年的OFC 2025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:数据中心向共封装光学器件(CPO)交换机的转型已势不可挡,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其显著的节能优势。


从黄仁勋在GTC 2025展示的CPO交换机,到OFC 2025上众多厂商演示ASIC封装内集成的光引擎,CPO技术可谓是已经无处不在。


图片


基于NVIDIA CPO共封装光学平台,NVIDIA打造世界最先进的CPO光交换机系统,包括128端口800G 和512端口800G的Spectrum-x系列409.6Tb/s与102.4Tb/s光交换机,以及144端口800G Quantum-x 115.2Tb/s光交换机。预计2025下半年上市。


但值得关注的是,Arista联合创始人、数据中心网络领域长期战略家Andy Bechtolsheim仍未改变立场。在OFC 2025期间,他继续主张线性可插拔光模块(LPO)是更优选择。通过移除板载数字信号处理器,LPO相比传统可插拔光模块可大幅降低30-50%的功耗。


图片

如上图所示是可插拔光模块,线性驱动(Linear Drive),线性驱动接收器(Linear Drive Receiver)的拓扑。

Andy的核心论点是:至少在1600G时代,LPO与CPO的能效表现基本相当。既然如此,为何要选择复杂度更高的CPO?不过,在更高SerDes速率下,LPO确实面临ASIC与前板光模块之间电气通道插入损耗的挑战。Andy认为通过采用近封装连接器的飞越电缆,可在1600G时代解决这一问题。

PS:飞越电缆指通过超短距高速线缆直接连接ASIC和光模块,减少信号衰减。

他对CPO的主要顾虑包括:配置灵活性缺失(所有端口必须使用同类型光模块)、光模块类型混合匹配的困难,以及潜在的供应商互操作性与可维护性问题。光模块存在硬故障(约100 FIT即Failures in Time,每十亿小时故障次数)和软故障(多由接口积尘引发)两类失效模式。CPO架构下,检测或更换故障模块耗时显著增加。更严重的是,封装内光端口的失效将直接导致交换机吞吐量下降且无法快速替换。

这些质疑并非新论,但过去两年行业已取得重大突破。当前CPO技术的可靠性已大幅提升。随着SerDes速率向单通道400G演进CPO可能成为唯一可行方案。届时,即便最优质的PCB走线或飞越电缆也将难以承受过高的插入损耗,封装内部光信号传输将势在必行。

既然转型终将到来,为何不提前布局CPO并参与技术演进?得关注的是,以Arista为代表的浅缓存交换机阵营,其技术路线还能在CPO浪潮中坚守多久?这场光互连技术之争,或将决定下一代数据中心网络的格局!

欢迎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获取并下载其他20000+份技术文档/行业报告/白皮书/标准规范!当前加入可获赠价值45元的纸质新书《芯时代:无所不在的芯片》,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!
图片

图片


图片

合作/投稿/加群-微信:OFC2025


版权声明: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《原创》内容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本站文章内容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文章

正规监管 工商认证 工商监管
Copyright © 2024-2025 香农信息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蜀ICP备2024095569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