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in
网站首页 视频课程 文档资源 知识博客 产品推荐 集成电路
首页 > 知识博客 > 半导体芯片

硅光子器件的基础

小编 2025-05-23 14:49:45 人看过

硅的四大核心特性(宽红外透明波段、低噪声高速电子集成、高热导率及三维结构平台)使其成为集成光电电路的理想选择。

硅光子器件的核心在于光波导结构。如下图所示,采用绝缘体上硅(SOI)晶圆,顶部3 μm厚的硅层用于形成波导,底部0.3 μm厚的氧化硅(BOX)作为下包层,600 μm厚的硅基底提供机械支撑。

图片

通过二氧化硅上下包层的高折射率对比(硅3.47 vs. 氧化硅1.6),1550 nm波长的光场被严格限制在波导内,横向渗透深度仅约0.1 μm。表面肋形结构进一步将光功率约束在平面内,其光学模式呈梨形分布。


图片


硅波导的特性与传统二氧化硅波导显著不同:最小弯曲半径仅为250 μm(二氧化硅为5000 μm),折射率温度系数(dn/dT)高达18×10⁻⁵/℃,热稳定性挑战更大,但也为紧凑型器件设计创造了条件。例如,1×8分光器芯片尺寸仅1 mm×13 mm,单个150 mm晶圆可容纳约800个芯片。硅基阵列波导光栅(AWG)凭借材料纯度与几何精度,展现出极低串扰(<-40 dB)与严格的ITU通道对准(如下图所示)。


图片

尽管硅AWG的绝对插入损耗略高于二氧化硅AWG,但其在单片集成多功能电路时因消除光纤互连而具有显著优势。

硅的电子特性进一步扩展了其光子学潜力。如下图所示,通过在波导两侧掺杂p型和n型区域形成p-i-n二极管,正向偏置电流可注入本征硅波导。


图片

稳态载流子密度由下面公式决定:

图片
其中KvKv为与电子电荷及器件体积相关的常数,τ为有效载流子寿命。自由载流子对光波的响应基于Drude模型,但硅晶体的实际色散需通过Schroder与Soret的经验公式修正。1550 nm波长下,吸收系数与载流子密度的关系为:
图片
折射率变化则满足:
图片

这些效应为光调制、相位调整及衰减提供了物理基础。低电流下折射率的精细调控可用于高速光开关,而高电流下的线性吸收主导光衰减与调制功能。

可变光衰减器(VOA)是硅光电集成的典型代表。其工作原理基于自由载流子吸收机制:光波电场加速电子与空穴,能量以热能形式耗散至晶格,导致光功率按指数规律衰减:

图片

结合载流子密度模型,衰减量进一步转化为驱动电流的函数。实验数据显示,驱动电流在微秒量级内可实现光功率的快速调节。VOA设计需同步优化载流子寿命、迁移率、光学模式匹配及偏振特性,以平衡线性度、动态范围与响应速度。


图片


三维模式转换器是硅光子学的另一创新。如下图所示,该结构通过MEMS工艺实现,长度不足2 mm的锥形波导可将光纤模场高效耦合至1 μm宽的硅波导,显著降低插入损耗。


图片


此类集成化设计在分光器-VOA阵列等单片电路中展现出性能优势。例如,某实验性电路通过电控实现光功率的动态分配与衰减,其响应特性与频域稳定性已通过模块测试验证。如下图所示的频响曲线。


图片


硅材料的成熟度与规模化生产能力为光电集成提供了独特机遇。目前,硅基电光器件(如VOA)已在商用通信系统中实现量产,其可靠性通过实际部署验证。展望未来,硅基高速调制器、探测器及光源技术的突破将推动100 Gbps光通信器件与新型传感器的商业化。硅光电子的物理机制与工艺协同优化仍是研究热点,涉及载流子动力学、热管理及三维封装等挑战。


版权声明: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。未经许可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《原创》内容,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本站文章内容,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文章

正规监管 工商认证 工商监管
Copyright © 2024-2025 香农信息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蜀ICP备2024095569号-2